乐观的李大爷,背后就是他的家。 继续阅读四川六大灾区12天全记录 – 之二
四川六大灾区12天全记录 – 之一
大地震之后,本文原作者成都新洋赶赴了灾区。近距离接触了灾区的一位位百姓,一个个家庭。记录了画面,也留下了声音。展现在大家面前。有人说半年之后,这次事件在大多数人心灵上的震撼就会消失,就象当年非典一样。大多数人还是会忙碌生活,却想不到今生的短暂,生命的脆弱。逝者已去,愿生者能够有片刻的安静,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自己的去向。
2008年5月13日上午9:00,从拉萨飞回成都。到了成都以后,听大家说地震很厉害,就把行李一放,跑到地震严重灾害区棉竹汉旺。
姑娘轻轻哭泣:“我昨天跑出来的时候,亲眼看见爸爸被埋在里面,求求你们救救我爸爸呀。”
救援人员尝试着给姑娘找爸爸,这时候,专业救援人员与解放军还没有大规模进场。
少量进入灾区现场的都是附近工程车。
棉竹汉旺镇最大的楼房
横幅下面也是一片废墟
东方气轮机厂家属楼
摩托车
摩托车
救援人员到废弃的商店找塑料纸包遇难者遗体
——我到这里时候,大规模救援工作还没有开始,有些遗体还停放在街头。
小小维修店老板的所有财产就这样放着
很多这样的银行都是空无一人
他告诉我:“自己以前很喜欢摄影,也开了一个摄影店,现在仅仅剩后面地上这块招牌了。”
天下着大雨,他们需要你我需要的一切东西,可是,现在他们非常需要水、食品、药品。
——总理在60分钟以前,刚刚给他们说了:最快速度给大家提供水、食品、药品。
通讯没有了、派出所没有了、干部没有了,大家通过这种方式寻觅自己的亲人、朋友、同事。
抢修线路
这样的家里挤着认识不认识的很多人
下着大雨,四川很多人就生活在这样的家里。
当地最大的商业广场
2008年5月14日,成都—绵阳高速上面很多救援军车。
民间救援车队大规模进入棉竹县
只要民间救援车一停下,路边灾民就蜂拥而上。
大家跑向我的车
大姐、大哥跑到汽车窗边,全部是哭着说:“给点吃的吧,我们2天都没有吃饭了。”
——人越来越多,这时候你除了拼命往外面拿东西,心情让自己不愿意加油跑。然后,值勤的警察会大声吼:“司机,赶快走,不要把路堵了!”你才会狠心加油出发!
总理昨天在这里说得对,他们确实很饿!
大哥对从广汉来救助的一群姐妹说:“我们这里每天2000次余震!”
很厉害的地震
村民向村长申诉两天没有领到任何东西
村民袁姐坐在自己的家里哭:“我们这一辈子什么都没有了,地基已经垮了,房子不能重新建了,箱子里的存款也不见了。”
中国勤劳的妇女,一生的心血就是建设一个家。
袁姐泣不成声说:“我的裤子都是借人家的工作裤,你们不要管我,赶快去清平乡,他们整个乡都被山埋了。”
Ricky Swallow 的精美木雕欣赏
1. Killing Time
2. Younger than Yesterday
3. Growing Pains
4. Private Dancer
5. Together is the New Alone
Jelutong, Epoxy putty, Glass, 2002
30 x 16.5 x 15 cm
photo: Fredrik Nilsen
6. Killing Time
Jelutong, Maple bracing, 2003-2004
108 x 184 x 118 cm
photo: Karl Schwerdtfeger
7. Salad days
Jelutong, 2005
102 x 102 x 20 cm
photo: Andy Keate
8. History of Holding (detail)
Turkish Boxwood, 2007
16 x 106 x 19 cm
photo: Fredrik Nilsen
更多作品见原作者Ricky Swallow的网站:
http://www.rickyswallow.com/collections/view/sculpture
Mike's Flying Bike
很酷的玩具,很棒的想象力。把自行车和google earth连在了一起。骑着自行车去周游世界!
京郊阳台山 – 之三
1. 下山途中,在一个小岔道走错了路,与同行的朋友们分开了。正要返回,却发现已经置身于一大片花丛之中了。
2. 听着朋友们的说笑声逐渐远去,我却挪不动脚步,仍然扎在花丛中不停的按动快门。
3. 朋友们的声音已经听不到了。。。
4. 最后再抓下一只蜜蜂,然后回头狂奔。
5. 路边,一只蚂蚁爬上了花茎,并不理会身边游人的谈笑。蚂蚁在花茎上东转西转,我也跟着它围着小花转来转去。最终等到了他从花冠上经过的一瞬间。
6. 有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?看到山上散着不少。
7. 两个人坐在山前岩石上写生。想起自己上次和表弟一起出去画色彩。也是一样的惬意。那大概是在10年前了吧。不知道下一次再有这样的机会会是在什么时候。
8.
9. 我在拍照,有人在身边围观。
问“这是什么?”
我竭尽自己有限的昆虫知识,搜肠挂肚的想了半天,想不起这东西属于哪一科哪一属。
只好承认道“不知道”。
这时另一个人很有把握的回答,“一只甲虫”
大家恍然大悟,“噢!”
我,无语。。。
10. 五角枫
11. 带着相机去爬山很有意思。别人悠闲前进的时候,我因为照相耽误时间经常要在后面猛追。别人坐下休息的时候,我却经常是匍匐的姿势。多了很多辛劳,更是多了很多乐趣! :)
12. 这家子今晚聚餐?
13. 到了山下已经很累了
14. 最后随拍两张
15. 打道回府。
后记,下山后大家饥肠露露,在公园里很贵的餐馆中花了五六百大撮了一顿柴锅炖山鸡。不过我在吃饭时照例是想不起来拍照的。美味只留在记忆中就很好了。 :)
京郊阳台山 – 之二
1. 路旁野花,千姿百态
2. 还有的长的更是奇怪
3. 虽已残缺,仍是可爱
4. 离开钢筋水泥的丛林,置身绿色的自然中,感觉真好。
5.
6. 这样的植物在山上常能看到。但如果不是看到这两个东西长在了一起,我一直以为是两种不同的草。 :)
7. 很有意思的植物。开始时,花是这样。。
8. 再长长,就变成了这样。
9. 到了山顶,看到成片的“白头翁”。
10. 兴奋的顾不上休息,一阵猛拍。105VR这个镜头表现非常出色。这张图缩小后,细节少了很多。100%原图的表现很是让人赞叹。
11. 一个经验教训。。。上一张微距,光圈F10景深正好合适。后来拍远处整株的植物时为了体现植物的细节,一大部分片子仍然用了小光圈。回来整理照片时,发现在山顶拍的大部分片子和自己预想的效果相差很远。
这时才想到,随着物体距离变远,景深其实已经自然大大增加了。这时再用小光圈,就造成了背景凌乱,虚化不够。非常可惜,在山顶一大部分片子都废了,只有少数几张尝试用大光圈的片子效果还好。比如这张用了F7,设想一下如果改用F2.8,远处的树枝被虚掉。效果应该会好的多。
12. 这张是少数用了大光圈试验的片子之一。
13. F14,背景又乱了。可惜啊。。。
14. 有收获,有失望。。。很丰富的一次出游!